仁和之家 / 仁和热点 / 余开区 · 2019年2月14日 0

2018仁和街道“打卡地” 彰显“智造新区 风景仁和”魅力

  2018年3月,仁和街道首个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中心成立;5月,仁和街道首届农事节开幕;6月,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渔公桥村、普宁村通过验收;8月,仁和启动最大规模的征迁签约;同月,131条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全面铺开……2018年以来,仁和大地上的变化日新月异,“智造新区 风景仁和”的新篇章已然翻开。


  “打卡”,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。2018年期间,仁和街道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,让我们走进一个个显著的地标,一起见证仁和发展的变迁,和留存着的独有味道。

  普宁村牡丹公园

  “春来谁作韶华主,总领群芳是牡丹。”每年四月,普宁村都会举行牡丹花会,期间还会有举办当地特色的烘青豆茶艺展、花仙子游园会、书画笔会、摄影大赛、趣味运动会、佛缘祈福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活动。作为第一批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的村庄,普宁村打造以“花开富贵,佛缘普宁”为主题的美丽乡村,新建了牡丹公园。

  “我们在牡丹公园里种植了二乔、花王、霓虹幻彩、富贵满堂、雪塔等多个品种近1000株牡丹,还种植了芍药、樱花、草花等花木,待到4月百花齐放,公园里会呈现白的、粉的、紫的多种色彩。”普宁村党委书记嵇萍介绍,牡丹公园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块闲置土地,种植了一些牡丹花。借由“美丽乡村”建设的契机,普宁村扩大了此处牡丹的种植面积,并建设了游步道、健身点等配套设施,美化环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村民。

  [解读] 实现18个村“美丽乡村”建设全覆盖,第一批2个创建村(渔公桥村、普宁村)已通过区级验收,其中渔公桥村被命名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单位,村容村貌得到质的提升。第二批6个创建村已进入施工中后期,第三批10个创建村于12月底前完成招投标,2019年3月底完成重要节点建设。第二批、第三批也正快速跟进,并各具特色。三白潭的“清水渔村”,联合恒泽、建光黑鱼、深潭渔业等水产养殖加工户,开展清洁养殖,带动农民增收。东塘村则做实枇杷文章,让“美丽乡村”转换为“美丽经济”。满园春色关不住。走在仁和的道路上,步步“走在景中”,时时“如游画里”,城乡环境品质的不断提升,让人感受到全域美丽的魅力。

  獐山社区-居家养老服务中心

  2018年9月8日,獐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,社区里的老年人兴致勃勃地来到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时刻。揭牌仪式结束后,腰鼓队敲起了鼓舞,扇子舞队翩翩起舞,仁和当地文化名人潘友福教居民写书法,其他老年人则围坐在一起边品着咸茶边进行剪纸创作,现场其乐融融。王玉生是獐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,她说:“养老服务中心是委托杭州市余杭区恩慈养老服务中心运行的,每周安排唱歌、手工技能训练、书法书画、戏曲、烘焙、口腔操等活动,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上课。”

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,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,仁和街道目前已实现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,后续将对相对薄弱的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升级,不断提升服务内容。

  [解读] 仁和街道多管齐下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,一手抓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,加大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力度,2018年为街道辖区978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,服务累计11779人次;一手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,已创建综合型照料中心1家(平宅村),示范型照料中心 4家(獐山社区等),标准型照料中心5家、医养结合照料中心10家、社会化运营照料中心8家。值得一提的是,仁和还开通“居家养老直通车”,该项目由街道与绿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运营,政府购买服务,绿康养老上门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助浴服务。2018年4月份开始,绿康对街道所有老人进行评估,筛选出需要上门服务的140位老人,5月开始正式开展助浴活动,夏季每月两次,冬季每月一次。服务内容主要有擦浴、淋浴两种,外加一些简单的按摩与机体恢复。

  獐八线-至顾三塘道路

  獐八线至顾三塘平直整洁的柏油路,串联起了渔公桥村风光旖旎的田园与永胜村金黄的稻田,同时也让乡村面貌看上去更加美丽。 獐八线至顾三塘全长1.438公里,涉及到渔公桥村600多米道路,这条精品线路能够串联起渔公桥村与永泰村、永胜村,让村民们享受到更多的美丽风景。

  家住渔公桥村冯家塘组的村民陈洁感慨道,“这条路以前是水泥路,道路不宽还有些坑坑洼洼,现在道路拓宽了很多,还做成了干净平坦的柏油路,出行更方便了。而且以前道路两边树杈有点多,现在都修整过了。道路铺好后还要进行绿化提升,两旁会种满鲜花绿植,相信这里的景色会更加宜人。”

  [解读] 作为全区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示范镇街,仁和街道“四好农村路”提升改造工程共涉及131条道路,建设里程142.58公里。截至2018年底,131条道路全部开工,开工率达100%,其中107条道路已完成基础路面建设,完成里程达120余公里,占总里程82%,超额完成2018年建设完成100公里的既定目标。仁和街道将再接再厉,依托“一主五化”继续开展道路工作,即以道路建设扫尾为主体目标,大力推进道路全域环境美化、延续推进强弱电杆线序化、持续推进工程路灯亮化、对接推进公交服务优化、积极打造精品环线绿化。

  东风小学

  2018年9月3日,仁和街道东风小学落成典礼热闹举行,仁和街道、仁和基地相关负责人为东风小学揭牌,仁和街道辖区内所有学校校园长、东风小学30多位师生代表等共同见证了东风小学教育发展的新起点。

  东风小学是为了完善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配套所建造的学校, 学校占地56亩,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,办学规模为42个班,今年招收一年级共6个班229人,主要招收的是东风村、奉口村、洛阳村、东山村以及和庭社区等区域的学生,能够较好地满足就学需求。

  “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触控一体机,可直接上网查阅资料,另外还有舞蹈教室、美术教室、书法教室、视屏录播教室和校园电视台等专用教室,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。”东风小学校长丁历瑛介绍, 新生们将在这所环境优美、设施完备的新建学校内开启求学之旅。

  [解读] 近年来,仁和街道不断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,推动教育资源逐渐向均衡化发展。东风小学投资1.2亿元,占地56亩,办学规模42个班,双陈小学、双陈幼儿园投资3.65亿元,办学规模分别48个班和15个班,按照年度目标顺利开工建设。2018年完成13个暑期维修项目,合计投入1000余万元。出台《教育质量奖励办法》,加大正向激励力度,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。随着一个个项目被提上日程……仁和街道的教育设施正日益完善,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

  獐山集镇

  一个位于仁和街道中心位置的老集镇,如何以旧貌换新颜?一处离发展中心最近的地区,如何提升基础配套?2018年,仁和街道启动獐山集镇提升改造项目,这是仁和今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征迁,对于獐山集镇来说,这无疑是一次“凤凰涅槃”般的重生。

  家住石矿组棚户区102号的陈云龙和戴秀清听到獐山集镇提升改造的消息后,十分期盼。陈爷爷今年81岁,戴奶奶75岁,两位老人原先在獐山石矿工作,在棚户区已居住55年了。戴奶奶说道:“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很关心我们,每次刮风下雨他们都会来帮忙稳固房屋,现在这里要征迁了,是件大好事!”戴奶奶结婚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了,一辈子没住过新房子,现在这么大的岁数还有希望能住上新房,已经很满足了。

仁和街道獐山集镇提升改造范围
仁和街道獐山集镇提升改造范围

  獐山集镇正在一步步蜕变,那些充满年代感的建筑有的将被拆除重建,有的将进行提升改造,趁着阳光正好,不妨去獐山集镇“打个卡”。

  [解读] 獐山集镇提升改造项目:涉及面积966亩,总户数约786户,截至目前已完成水产组204户,石矿组258户签约工作及单位自管房47户清退工作,獐山集镇组已完成172户签约,预计2019年2月初全面完成征迁签约工作。下一步将进行房屋腾空、拆除及征地等工作,待土地平整后,将分批建设拆迁户安置房,部分土地出让后建设商品房、商场等。今后的獐山集镇,将成为一个服务基地和老集镇的、集蓝绿交织、功能融合、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生活配套服务中心。

  云会村云集银行-寄存点

  “倪国民寄存800块砖,13扇门,捐赠2000块砖” “陈莉寄存2150块砖”“倪荣寄存1080块砖”……在云会村云集银行存放点门口,张贴着一张存储情况表,记录着村民存进银行的物品和数量。2018年11月,云会村率先成立“云集银行”,有互助意愿的村民可以到“云集银行”办理爱心存折,通过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获取时间币,这些时间币可以用来把家中闲置物品集中存放在银行寄存点,还可以兑换所需物品。

  [解读] 2018年,仁和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做了很多创新,云会村的“云集银行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。“云集银行”的落地,帮助仁和在“三治”工作中汇聚了群众共识、拓展了群众空间。此外,仁和还深入“全域治理”理念,积极探索全域治理创新,深耕基层党建,推动党建引领下的“三治融合”工作。将十八岁新成人、外来新村民学习仁和红色文化和村规村训写入村规民约;动员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提供“红色代办”服务,打通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最后100米;吸纳外来流动党员融入乡村治理;挂牌成立杭州市首个村级民主协商议事中心,辖区现建有街道、村社、网格三级中心95个,网格长、村民代表、党员等议事代表群体1500余名,2018年以来共围绕美丽乡村建设、城市管理提升等十余项议题开展协商120次,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38个。

  渔公桥村蒋家湾组

  在渔公桥村蒋家湾组,几位村民正带着自家孩子到小广场上散步。三个孩子骑着小车在小广场上嬉闹玩耍,大人们则在健身点内一边锻炼一边聊着家常,享受着美丽乡村带来的“福利”。村民蒋爱南说:“健身点这里原来是两间小房子,旁边乱堆乱放的杂物有很多,小房子拆掉后新建了健身点,道路也铺成了柏油路,方便了大家出行。现在蒋家湾大变样了,变得越来越好了。”

  小广场和健身点原本是几户人家重新选址造房后遗留的小房子,自渔公桥村成功申报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以来,原户主主动让出近500方的宅基地。拆后土地如何有效利用,才能提高村民幸福生活指数?村里经过讨论后,将这几间不雅建筑和残留垃圾全部清理,并新建起了健身点和小广场。小广场不仅可供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,还可用作临时停车场,为村民们提供方便。拆后利用改变了原先杂乱的环境,老百姓居住的环境优美了,幸福感也增强了。

  [解读] “一户多宅”如何有效清理?两路两侧不雅观建筑如何处置?在仁和街道,一场声势浩大的“无违建”创建战役正如火如荼进行中,助力“美丽仁和”建设不断前行。截至目前完成处置违建2476宗,涉及面积55.32平方米,其中拆除2433宗,45.75万平米,分类处置43宗,9.57万平米,超额完成年度拆除任务的190.6%,为2019年成功创建“无违建街道”打下坚实基础。 “拆出发展新空间,改出美丽新家园。”在迈向“无违建”的征途上,仁和街道正以“一个调子唱到底、一个目标干到底、一种精气神推到底”的势头,做好建设铁军队伍、完善管理机制、创新工作方式三篇文章,助力“风景仁和”建设。随着拆违工作的纵深推进,一个“天更蓝、水更清”的“风景仁和”也将呼之欲出。

  文体中心剧场

  2018年12月21日晚,由仁和街道主办,仁和街道文体中心协办,余杭晨报、仁爱公益服务中心、仁和街道各村(社)文化礼堂承办的仁和街道村晚在文体中心剧场热闹开场。

  不同于户外的寒风阵阵、细雨绵绵,文体中心剧场始终气氛火热,充满欢声笑语。仁和东风、东塘、云会小学教师代表用一首《献给志愿者的诗》拉开了晚会的序幕,随后仁和中学学生的《抖音热舞串烧》点燃了气氛;仁和第二幼儿园小朋友们的《唐僧骑马咚那个咚》引得观众欢笑连连;舞蹈《千手观音》闪亮登场,绝活不断……十多个村晚节目展示出仁和城乡面貌的美丽蝶变,将仁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娓娓道来,温暖着老百姓的精神家园。

  “节目都是各村(社)文化礼堂选送上来的,有的是学生和老师,有的是专业演员,还有的是志愿者,舞台上的演员都是我们熟悉的面孔,这样的村晚更接地气,也更好看!” 来自獐山社区的居民周阳是仁爱公益社的义工,在村晚当天,他穿上红马甲当起了志愿者,帮忙维持现场秩序。

  [解读] 文化阵地不只有文体中心,仁和各村社区都在积极打造文化礼堂建设,同时也在积极更新方式,让文化渗透到群众生活之中。为了不断满足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”,打造老百姓文化家园,仁和街道实施了一系列举措。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个,推动德治工作试点2个,企业文化俱乐部1个,新建健身点13处,新建篮球场1个;举办“美丽乡村”摄影大赛,与余杭晨报合作组织开展“走遍余杭之仁和篇”活动,组织市民代表参观仁和美丽乡村建设;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书画展、《红星大队的故事》王秋杭摄影作品展;开展“文化走亲”、相约周末、基层宣讲等各类活动650次,不断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;举办仁和街道首届农事节和冬捕节,邀请100户家庭免费参加插秧比赛、采摘枇杷、品尝鱼汤饭、购买农产品等。

  2019年,仁和街道将进一步拉高标杆、对标先进,深入谋划“全域创新、全域美丽、全域治理”“三个全域”建设,全力攻坚“重大创新载体建设、重大产业项目推进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、重大民生项目建设、重大风险防范化解”“新五场硬仗”。以服务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为导向,以美丽余杭建设为载体,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乡村振兴为己任,努力打造“智造新区、风景仁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