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北仁和似乎从未像现在这样,受到业界关注。
5月25日当天,阳光城经过3小时激战,以封顶9895元/㎡竞得仁和宅地,自持高达16%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地块还有不低于5%的配建公租房。
为什么其他近郊板块地价纷纷下跌,5年未推地的仁和,一出手就这么激烈?
仔细研究仁和发展规划,你会发现,一切都不是偶然。
PART 1
如果不是“城东智造大走廊”的宏大规划,仁和先进智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,或许仍鲜有人知。
不过,一些行业的头部企业,早已在这片规划面积56.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谋篇布局。
随着5月28日,总投资60亿的阿里巴巴浙江云数据中心正式摘地,仁和基地的“阿里系”企业,已经增至两家。此前,同属阿里的菜鸟物流,早已进驻仁和。
摩根士丹利、杭州比亚迪汽车、安博物流、联东U谷等业内Top级企业,也都已在这里安家落户。主攻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的“智能制造”,是仁和基地的关键词。
据统计,目前仁和基地境内拥有上市企业1家,新三板企业3家。对一个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产业聚集区来说,这个数字已相当亮眼。
智能化的菜鸟物流
由于同处城东智造大走廊,大江东产业聚集区通常会被拿来与仁和比较。
从规模来看,大江东规划面积高达427平方公里,几乎是仁和的7.5倍。但在产业链条上,两者却各有胜场。
比如大江东更注重制造环节,以大规模车间量产为主。仁和则更加“小而精”,主攻从技术研发到制造应用的转接,单位产值更高。
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分野呢?
或许可以用“地理决定论”来解释。在制造业,研发和生产是两个相对独立环节。技术含量更高的研发团队,因为信息沟通需求,通常在市区办公。
这就决定了与市中心更近的仁和,更容易成为“最强大脑”的孵化器,因为研发人员的交通成本低太多了啊!
独特的产业定位,使仁和基地人群构成更为丰富。除了高级蓝领,还有更多技术研发人才。并在可见的未来,仁和的吸附力还有显著提升空间。
首先,中心区产业空间已近饱和的未来科技城,与仁和基地达成了战略合作。将来,在未来科技成长孵化的项目,可以无缝转移到仁和基地,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目前,未来科技城已向仁和推荐了20余个项目。
其次,在仁和基地的规划里,未来三年,还有1500亩产业空间可用于引入产业,将引入2-3万高端人口。
据说,今年仁和还将出让一宗人才租赁用地。在未来人才竞争中,仁和无疑是块不能忽视的“海绵”。
PART 2
发展产业的同时,仁和并未忽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。
根据规划,它将打造差异化发展的三大空间板块,形成“北工、南城、东绿色”的发展格局。这一理念,其实与最早提出“智能制造”的德国产业小镇极为相似。
据统计,德国70%人口,在小城镇就业。以慕尼黑旁的英戈尔斯塔特小镇为例,总人口只有12万,但却是奥迪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所在。
虽然是厂区,但奥迪却把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比如通过天然气产生电力、所有肥料都会被循环利用。整个小镇到处都是低伏的欧式住宅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,恍如童话世界。
仁和所要打造的,也是这样的“三生融合”之城。
由于紧邻运河,仁和本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,境内水道如巷、河汊如网,还有有余杭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三白潭。这一优势,还将被仁和继续强化。
首先,是獐山港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。这条近3公里长的水岸中轴,将有游步道、驿站、花海等休闲功能。
其次,是东苕溪生态呼吸带景观系统工程,总长度约2.5公里,宽度达200-500米。未来,两条景观长廊将形成闭环,将仁和基地核心区环绕其中。
按照计划,两大景观工程,加上仁良路、仁康路等道路工程,拟于今明两年实施,总投资约7个亿。
生活必须的商业配套,也将迎来大幅提升。根据计划,2018年仁和将实行獐山老集镇提升改造工程,完成966亩用地、800多户农户征迁工作。
未来,獐山老集镇将打造成集商业、会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配套服务中心。
PART 3
作为近郊板块,仁和的位置并不远。
若以武林广场为核心,画一个半径20公里的圆,你会发现,仁和与超山、东湖、下沙沿江、新街、义桥、老余杭、瓶窑等板块位置,基本相当。
但在距离感上,仁和却是当中最近之一。
从城北出发,经上塘高架穿过南庄兜枢纽,沿着高速开不到7公里,就能到仁和出口。
即便不走高速,也有南北向的仁和大道,可以选择。未来,这条大道还将与杭行路等主城区北延道路对接,使其南北贯通,进一步缩短心理距离。
经板块内东西向的东西大道、疏港大道,还可以连接临平与良渚。
当然,这里也少不了地铁。
根据地铁三期规划,预计2022年通车的地铁10线,从浙大玉泉出发,一路向北,途径城西、申花、万达、勾庄,最终进入仁和,并与规划中的杭德轻轨无缝连接。
此外,规划中的杭州“中环”,也将经过仁和。
这条设计时速80-100公里/小时的快速路,全长约178公里,将一路串联火车东站、萧山机场、杭州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。
而近年来,随着良渚、勾庄等板块的快速发展,城市自然延伸的步伐,正在不断加速。
加上仁和的成长,双方的融合,只是时间问题。
PART 4
既有强劲产业,又有丰富配套、便捷交通,仁和就像是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手,一直在勤修内功。
所以,当时隔5年之后,仁和首度推地,获得房企青睐,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而且,这个封顶地价,仍然非常划算。
首先,对比相等距离的超山、东湖、义桥、新街、瓶窑等板块,仁和是仅有的地价尚未破万板块。
其次,因板块长期未有新盘加入,加上城北需求的外溢,仁和的商品房市场,已处于供小于求的矛盾阶段。当地二手房挂价,基本在1万8-2万之间。
网友评论文章精选